中南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麓,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核心区域。学校占地面积达5886亩,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校园横跨湘江两岸,依偎巍巍岳麓山,毗邻滔滔湘江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以工科见长,形成了涵盖有色冶金、医学、轨道交通等在内的特色优势学科体系,同时广泛覆盖理学、文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构建了完备的高水平学科生态。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高校,中南大学秉承“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坚持开放办学,与众多世界知名学府及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肩负着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持续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南大学教学质量中南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置于核心位置,其本科教育实力雄厚,拥有大量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获得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学校提供多元灵活的培养路径,学生入学后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个性化发展:包括大类专业分流、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等特色班选拔、基于学业表现的优秀生转专业、发挥学科特长转专业等。学校对山东等生源优质地区学生转专业尤为鼓励且成功率高。在录取环节,学校承诺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进档考生实行“进档不退档”政策,充分保障考生权益。学校不断完善录取规则,如在同分录取时,对理工类、物理类及“3+3”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对文史类、历史类考生则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中南大学历史沿革中南大学的渊源深厚,其主体历史可追溯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肇始。原中南工业大学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中南矿冶学院,其矿科根基最早源于1903年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原长沙铁道学院前身为1953年创立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其土木工程学科(被誉为中国土木工程学科“三驾马车”之一)源头亦属1903年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则是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盛誉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创立于1914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西医高等学府之一。2000年4月,顺应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大势,这三所具有深厚底蕴和辉煌成就的部属重点高校——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湖南医科大学强强联合,正式合并组建成立了今日的中南大学,开启了其融合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新纪元。百年办学实践,积淀了厚重的学术底蕴与崇高的精神品格。
中文名:中南大学
外文名: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简 称:中南(CSU)
院校代码:10533
中南大学教育教学:中南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严谨规范、富有活力。学校提供多类别本科招生渠道,涵盖普通高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国家专项、高校专项、中外合作办学(如邓迪国际学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的材料/土木专业)、艺术类、保送生、运动训练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班及港澳台侨招生等。2025年本科招生章程明确,学生在规定年限内达到专业毕业要求,将获颁中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证书。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招生政策,实施“阳光工程”,确保录取公平、公正、公开。特色教学项目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所获毕业证和学位证与普通批完全一致,无“中外合作”标注,学生可自由选择是否出国,保研率与普通班相当(超过25%);学校亦非常重视辅修专业机制,为学生拓展学术视野提供平台。自考本科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证书由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与中南大学联合颁发,主考院校签章。学校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