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等学府,也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院校之一。学校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现有东序、西昆、文实、博雅、南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筑面积56.14万平方米。作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的省属应用型综合型大学,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科涵盖十二大门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发展体系。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13328人,包括本专科生9559名及博士、硕士研究生1488名,是青藏高原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青海民族大学教学质量
青海民族大学教学质量突出,学术底蕴深厚。学校于1979年在全国率先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青海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系及青海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具有开创性地位。当前,学校学科建设实力显著,拥有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8个。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入选青海省第二轮国内一流学科,化学入选青海省第二轮省内一流学科,并有8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截至2025年5月数据),形成了完善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水平在区域和民族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青海民族大学历史沿革
青海民族大学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12月,历经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等阶段发展。1956年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2002年,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青海民族学院,2005年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并入,进一步壮大了办学力量。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标志着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12年和2017年,教育部先后确定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有力助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从1949年建校至今,青海民族大学已发展成为青藏高原高等教育的重要旗帜。
中文名:青海民族大学
外文名: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简 称:青海民大
院校代码:10748
青海民族大学教育教学:
青海民族大学教育教学体系健全,特色鲜明。学校设有25个学院和1个直属教学系部,专业设置覆盖广泛。拥有专任教师726人(据2017年数据),师资力量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依托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平台,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证书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统一印制,2020年版本具备多项防伪标识和特征,其编号前五位固定为学校代码10748,确保了学历证书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现任校长为马维胜教授(2020年3月上任),历代校(院)长如扎西旺徐、马诚、多杰坚赞、丹果、普日哇、王作全、何峰、索端智等,均在不同时期为学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