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江苏科技大学(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致力于为船舶工业、国防工业及蚕业服务,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工、管、农、文、理、经、教、法等学科的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被誉为“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在船舶、海洋工程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支撑江苏省造船业连续16年全国第一。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蚕桑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全球领先,凸显其在高端科研领域的优势。学校占地2492亩,拥有多个校区和丰富的国家级及省部级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2025年招生计划优化后,重点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新能源材料等优势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需求。
江苏科技大学教学质量江苏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卓越,被教育部纳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认证。在2025年本科招生的亮点中,学校强化培养体系,提供本硕博贯通通道,依托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5个硕士点,为优秀学子搭建保研与直博平台。转专业政策灵活无成绩门槛,2024年成功转专业率达60%,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在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中排名第67位,研究生创新大赛贡献力位居第14位;与中船集团等行业龙头合作,构建实习与就业直通车,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行业资源深厚,毕业生占船舶央企技术岗1/3,江苏省中小船企1/3由校友创办。教学支持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结合智能化教学手段,提升教育效能与就业竞争力。
江苏科技大学历史沿革江苏科技大学历史沿革丰富,起源于1933年于上海黄浦江畔创建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随后经历多次变迁:1949年后更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952年转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聚焦船舶专业教育。1970年迁至江苏省镇江市,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强化高等教育体系;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拓展学科布局。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增强管理学科实力;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引入蚕业科研优势;2004年正式定名为江苏科技大学,标志着多科性综合大学格局形成。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共建协议,强化行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学校多次获教育部评估优秀,2025年持续推进新校区建设与学科优化,巩固在船舶、国防及蚕业领域的领导地位。
中文名:江苏科技大学
外文名: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 称:江苏科大

院校代码:10289
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结合理论与实践。学校设有15个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新能源材料、蚕学等优势学科。招生策略注重行业需求,2025年物理类扩招747人,新增船舶与海洋工程、新能源材料等物理+化学组专业48个,同时停招土木、建环等冷门专业,优化资源分配。课程结构强调创新与实用,转专业率60%体现制度灵活性。国际合作项目丰富,如中澳/中乌合作办学(学费2.64万元/年,需雅思6.0+),修满学分可获双学位;国际本科项目提供商科、工科等2+2/1+3模式,无需高考成绩即可自主招生,促进全球视野拓展。学费制度合理,普通专业5200-5800元/年(优势学科上浮10%),住宿费1000-1500元/年;奖学金覆盖国家奖助学金、企业专项奖及学校综合奖励,最高达8万元/年。教学设施包括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11个,结合竞赛辅导(如全国高校竞赛排名第67位)和实习网络,确保教育与产业无缝对接。师资团队专业,通过教师发展中心支持脱产研修,提升教学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