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徐州医科大学(校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路209号)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也是江苏省仅有的两所独立建制的医学类高等院校之一。学校肇始于1934年创建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其主体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作为淮海经济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中心,学校是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学校坐拥四大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面向全国16个省市、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招生,截至2016年4月,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涵盖本科生、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及学历教育留学生。
徐州医科大学教学质量徐州医科大学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追求内涵式发展,在医学教育领域享有盛誉。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评“优秀”。作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于1985年开启硕士研究生教育,1996年起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大连医科大学等高水平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生,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包括长江学者(参考摘要1提及曹君利教授)、江苏省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参考摘要1提及曹君利教授)以及“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参考摘要1)在内的杰出人才队伍。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并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示范。
徐州医科大学历史沿革学校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34年成立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为支援地方高等教育建设,南京医学院整体迁出一部分师资力量至徐州,组建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奠定了学校的基础。1959年,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196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分院独立建校并正式定名为“徐州医学院”。1985年,学校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1996年后,陆续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大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顶尖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2000年,徐州卫生学校并入徐州医学院,进一步整合了医学教育资源。2013年,学校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徐州市政府与学校签署共建“徐州医科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年,江苏省政府正式行文报请教育部批准更名;2015年9月接受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组进校考察并获得高度认可(参考摘要5);同年10月在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会议上高票通过更名申请。最终于2016年3月31日,教育部正式发函(教发函〔2016〕50号)(参考摘要1、8),江苏省政府下发通知(苏政发〔2016〕39号)(参考摘要8),学校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
中文名: 徐州医科大学
外文名: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简 称: 徐医大
院校代码: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教育教学:徐州医科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完备,层次分明。学校设20个院系(部),开设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拥有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16年4月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达1481人。学校注重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其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麻醉学专业尤其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参考多项荣誉背景)。教育教学强调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依托15所高水平的附属医院(参考摘要4)构建了强大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网络。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面向海外招收学历教育留学生(截至2016年4月有263人)。毕业证书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管理,区分本科、专科层次(相关摘要均强调此点),设计严谨庄重(常采用深蓝主色)并具备防伪技术,是毕业生学历资格的重要法律凭证。学校提醒毕业生应妥善保管毕业证书原件,若不慎遗失或损坏,需按规定程序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补办申请(参考官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