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学院大道8号。学校由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独资举办,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管理体系,行业主管部门为重庆市交通委员会,教育主管部门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学校以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为鲜明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校训寓意“行百里者半九十”,体现了坚持不懈的育人理念。作为重庆市“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建有先进实训中心和产教融合基地,拥有包括真实铁道机车、轨道作业车、地铁列车模拟驾驶器等设备,打造了真实型、仿真型、虚拟型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环境。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重庆轨道交通等企业,校风严谨、声誉良学院还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重庆市乃至中国西部地区交通人才资源优化。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学质量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学质量突出,主要体现在高水平实训条件与优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紧抓重庆市“双高计划”建设机遇,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升级实训教学设施,例如轨道交通专业的As型地铁列车模拟驾驶器、虚拟驾驶VR设备等,确保学生“既会开、又会修”,实现从基础操作到自动化驾驶的进阶。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50%,多数教师来自企业一线,如轨道交通学院教师彭欢原为铁路企业机车司机,他们将企业标准融入课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质量成果丰硕,如国家级骨干专业负责人陈兴劼教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和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包括全国一等奖和省级一等奖)。毕业生就业质量高,90%以上服务于交通行业,例如2019届毕业生阮文玉成长为领航中欧班列的火车司机,学员还被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等企业大量录用,培训评价优良。学校还注重教学质量监督,由纪律检查室常态化监控教学流程,确保毕业生能力达标。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历史沿革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建院之初,经过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渝府【2010】17号),于2010年正式成立并备案教育部。学院由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独资创办,初衷是为解决公共交通行业人才短缺问题,首任校长为赵月望,历任校长包括张健、彭超、夏永毅等,现任校长由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委派。学校在重庆市教委和交通委员会指导下发展,2010年后步入快速发展期,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特色专业体系。2021年至今,学院承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2+1”定向培养大单,强化了校企合作。2024年及2025年连续入选重庆市“优质校”和“双高校”建设计划,标志着其教育教学水平达到新高度。校址最初位于江津区双福街道学院大道8号,后调整为祥福大道638号,校名始终坚持“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虽在早期资料中偶称“重庆公共交通职业学院”,但经主管部门统一规范。
中文名: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外文名: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Public Transport
简 称:公共运输职院
院校代码:14366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育教学: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体系深度融合产教协同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与实训网络。教学架构由轨道交通学院、智慧交通学院等主导,专业设置覆盖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代码500602)、城市交通运输管理等方向,课程总数达180余门,强调“按岗充电”式培养,如专业课程包括《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电工实操训练。教学特色在于校企双导师制,与重庆轨道集团、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合作紧密,例如2025年定向培养班联合开发“铁路精英速成班”,学员接受半军事化管理和强化训练,包括早操与真实场景实习。实训设施先进,配备多型号模拟驾驶器、全息投影和AR检修设备,彭欢等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自动化驾驶系统(如ATO指示功能),实现人机协同教学。实践环节丰富,学生积极参与春运志愿活动(如“红岩”志愿服务项目),累计认证星级志愿者200多名,通过一线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毕业流程严格,学生在教务处申请证书,填写表格并缴费后颁发毕业证,证样本分学校信息、个人资料和学位三部分,编号规则清晰,学生需珍惜保护该证。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改革,陈兴劼等教授采用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法,提升课堂实效。教育成果显著,毕业生遍布成渝铁路各岗位,服务保障工作广受行业认可,并通过招生章程确保教育公平,拒绝中介机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