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高等师范学府之一,被誉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历经百年沧桑与不断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已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以文、史、哲、教、理、工、经、法、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办学格局著称,致力于培养卓越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毕业证书采用教育部统一印制版本,设计融合了学校历史积淀与现代活力,自2016届起更具鲜明的“南师”特色,并具备先进的防伪特征。
南京师范大学教学质量南京师范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立校之本,秉持“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精神,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富有创新活力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典范,其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等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开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全英文授课专业。其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优秀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广受社会各界赞誉,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高位。学校严谨的教学管理和高标准的学术要求确保了学位授予质量,其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在国内外具有高度认可度,证书编号规则严格遵循国家教育部的统一规范。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02年由晚清重臣张之洞奏设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190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年)、国立江苏大学(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1928年)等著名办学时期。1949年,在原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等相关系科基础上组建南京大学师范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金陵大学部分系科为主体,合并上海震旦大学托儿专修科、广州岭南大学社会福利系儿童福利组、南京师专数理班,正式成立南京师范学院,院址设于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开启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在后续发展中,学校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办学规模、层次和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百廿余年薪火相传,如今的南京师范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中文名:南京师范大学
外文名: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简 称:南师大 (NNU)
院校代码:10319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多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结构。学校设有多个学部与学院,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师范教育领域,学校传承百年师范精髓,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构建了“大学-政府-中小学”协同育人机制(UGS),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基础教育师资和教育管理人才。在非师范专业建设上,学校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品牌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推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教学方式上,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极其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建立了完善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学评估等制度。学位与毕业证书管理严格规范,自2016年起启用的新版毕业证和学位证,设计上既充分体现了教育部统一要求的规范性和防伪功能,又通过融入如“东方最美丽的校园”元素、校徽校训、传统与现代图案等,独特地展示了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对未来的憧憬,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经历的权威象征。